2020-07-20
“庭院深深深幾許?楊柳堆煙,簾幕無重數。玉勒雕鞍游冶處,樓高不見章臺路?!?院子,西安屋面瓦自古以來在中國人的心中有著濃得化不開的情節。
浣花溪畔的竹籬草堂,是民間最簡陋的院子,秋風冷雨熄滅不了杜甫憂國憂民的炙熱情感;三坊七巷自晉唐至民國,建筑的滄桑里流淌著士大夫的氣節,這片院子里充滿了不散的靈性和才情;
應天書院、岳麓書院、白鹿洞書院和嵩陽書院,繁華鬧市或山林勝地的學府院子里,入耳的是風雨讀書聲,關心的是家國天下事,承載著文明和思想的火花。
北京的胡同和皇宮大院,一邊是四合院排列形成幽長的巷子,深處回響著貨郎的京腔叫賣聲,那院子里是家長里短的生存;一邊是高高的紅墻隔開了市井的喧囂,金碧輝煌的宮殿里是權謀、是威嚴,更是刀光劍影的血腥味,朝堂的院子以最高的姿態俯瞰著朝野的各具風情的人生百態。
院落之美在于深邃,在于空間的鋪展,在于那曲徑通幽的藏,在于一池蓮、一座山、一方草、一簇竹、一曲廊、一樹柳……
在院子里是俯下身段的建筑,西安仿古瓦不與青松爭高低,含蓄內斂地在那不經意的樹叢水池的轉角處,有著眾里尋他千百度,它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意境。
所以說,院子是不適合有高層建筑的,從門房到影壁,進庭院,見回廊,拾級青石階,輕推柚木門,影隨抱鼓石。進得門來時,卻洗凈鉛華,彰顯中國世家禮儀的氣度!
在喧囂的城市里,在鋼筋混凝土的叢林里,在快得晃了眼的生活節奏中,我們都渴望有那一個角落,把自己疲憊的身心隱于一片寧靜中。度過一個個有著蟲鳴陣陣,有著流水淙淙,有著一方屋頂,有著一片星空,有著一隅的溫馨,于山水亭臺中,在檐前廊下,能埋首青燈黃卷的夜!
偶聽雨打芭蕉葉,曉看滿池蓮花開!也許這也是一種生活。
當我們慢下腳步時,你會看見夢想中的院子:北京萬科的西山庭院、上海萬科第五園、萬禾的清華坊、泰禾的運河岸上的院子……
站在燈火闌珊的高樓窗前,西安琉璃瓦隱約看到遠處樹叢中的燈光在那一汪水池中的璘璘倒影,如同站在生存的鏡子前面看鏡子中的生活,在眼前卻不可觸及。
當俯視屋面時,不由心生慰籍,那里的碧瓦朱檐,不正是屋面上的中國嗎?
上一條: 青瓦,九方瓦業故鄉記憶里的一抹芳華